Category: 文學

汝何不駕鶴-一路往西飛

各種(偷來的)名言佳句_持續增修中

前言: 張愛玲在【論寫作 】說過「有許多值得一記的 話,若是職業文人所說,我就不敢公然剽竊了,可是像他們不靠這個吃飯的,說過就算了, 我就像撿垃圾一般的撿了回來」>>>我解讀為我們文人(?)進行一個out動作前應該要有足夠的input,並且input不限來源,得用一種資源回收的精神持續收集,經年累月下來就能累積自己的靈感參(抄)考(襲)資料庫。問題是這些句子要放到哪裡呢我已經很少用紙筆記錄了;隨身碟不是易故障就是鬧失蹤;線上的話,G-mail草稿&雲端硬碟塞了太多無法斷捨離的東喜,Evernote的免費帳戶又有空間限制(對,我就是不想付費的奧客),此刻我福至心靈想到FB有個Favorite Quotes的功能,免費又不怕弄丟真是合我意。如今自己開錢弄部落格,不把它搬上來湊文章數實在說不過去,並且我還能在此發揮短話長說的精神,充份解釋各種佳句的來源是不是好棒棒,不過因為這是從2011年開始積(偷)的(應該沒有人像我一樣在Favorite Quotes放那麼多句吧不知道可不可以申請金氏世界記錄),短時間內無法一一解釋來源,只能有空再增修 又,主圖是從才女作家黃麗群FB的封面圖片 偷來der,誠如她的溫馨提示:「各位,沒有這首詩,不要去google」 又又,主圖本來想用這個名言錦句產生器作但因為無法割愛黃麗群那張因此算了&放這裡,各位有空就上去玩看看嘛   正文: *我知道穿過這座墳塋山巒就能看見回家的路,閃閃爍爍的不管是春天的草螢還是冥域鬼眼,至少回家之路不是漆黑。我也知道冰雪已在我體內積累,封鎖原本百合盛放的原野,囚禁了季節。 我知道離日出的時間還很遙遠,但這世間總有一次日出是為我而躍昇的吧,為了不願錯過,這雪夜再怎麼冷,我也必須現在就起程( 簡媜/ 《女兒紅》/雪夜,無盡的閱讀〈雪夜日出〉) *錢一直維持在是錢的狀態真的很危險,鈔票沒事就會變成發票不是嗎(手抖)(消極希望發票還能再喚回鈔票……) (錢不多也能買股票 / 宅女小紅) * 路客無蹤影, 終日哀且怨, 汝何不駕鶴,一路往西飛(揮手自茲去,千古不復歸)《夕(系)鶴(賀)》 *there’re times in life when senses they fly from below to...

靜夜思

2016靜夜思

(仿張愛玲【童年無忌】、【氣短情長與其他】,寫於2016/06/12,凌晨3點07) 【憎笑】 張愛玲發明的辭,出自「小團圓」,對像=邵之雍(即胡蘭成)。是說這辭好適合21世紀的台灣人啊因為我們可憎笑的人事物磬竹難書(遂稱鬼島),是一個天文數字的概念,ex:不斷拖累台灣競爭力的慣老闆、黑心的食品集團、政商勾結、恐龍法官   【羨忌】 偶然又看到高富帥的天之驕子時既羨慕又忌恨,遂變得自大又自卑,然後為了證明自己不輸給高富帥,便啟動了內心的小劇場,走的還是王家衛式的藝術戲路線,一步步走向沒有光的所在,負能量爆表   【妖氣】 我猜自己比高富帥強的就是一路走來累積的創傷多不勝數(?)因而染上諸多的非人類思想—-即妖氣。說到這,黃麗群也曾在某次專訪中說到她覺得自己&柯裕棻異於張惠菁之處就是 她倆的文字比張更有妖氣>>>這是真的,但老實說我覺得黃麗群的文字有時好俠女啊(尤其是多元成家時在FB挺同志的爆氣發言),讓人聯想到婚前的簡媜,相較下我還是更愛看黃的FB垃圾話     【你也在這裡】 昨日(6/10)晚上在誠品(信義店)白看書累了遂滑手機,突然在FB看到 偽文青也在這裡,就發了一句 「我也在這裡」 &劉若英的這首歌。 前陣子看到羅銳/羅長安、軍官與淑女的卞翔時,好像也是一樣的異樣與震動   但說到底,有時這不過是單相思、自作多情,而且比「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還慘,因為人家可能從頭到尾都不知情=就算單相思到死了都還是白日夢、一場空。   【海闊天空】 再這樣下去負能量又要超越 每天來點負能量了只好就此打住。讀到這裡的人有沒有被本魯自曝與被本魯間接召喚出過往的傷口呢?(沒有也說有啊我玻璃心)何不一齊欣賞信的海闊天空 然後想想自己有這麼多不堪的故事=我是個有故事的人,是不是好棒棒?(失控的正向思考 )   —–2016/12後記—–: (1)前面說到「黑心的食品集團」、「政商勾結」、「恐龍法官」,近半年後就出現  太扯 頂新魏應充6人無罪 的新聞,真不知該說我是烏鴉嘴還是一語成讖 (2) 說到簡媜,她今年11月總算出了新書「我為你灑下月光」但比起來我更愛她印刻文學十一月份的散文「自己追蹤自己」 (3)孫梓評訪黃麗群的原文(【書與人】B級人生,A級娛樂...

浮生草 柯裕棻

2013讀書心得:柯裕棻/浮生草

註: 此為 2013年先勢第五屆【一流公關人才就業培訓班】的書面審查資料之一(  題目=你最近看過哪一本書讓你印象深刻,為什麼?)   我的答案: 浮生草 張腔再世 任教於政大傳播學院的柯裕棻在文壇出道已滿十年,但直到2012年她出版了散文集「浮生草」後才讓我驚豔–簡直是半個張愛玲再世。我一向迷張愛玲的散文,祖師奶奶的散文就像散文名家周芬伶評論的,各體兼備,完成度更勝她的小說(雖然小說更受大眾觀迎)。身為張迷自是很想知道張愛玲的生花妙筆拿來寫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會是什麼樣子—「張腔」徒弟的山寨版也無所謂。   情到深時情轉薄 本書內容如同作者在序「人間一渡」所言,分成兩類–「讀書筆記和日常觀察」。風格上「時而冷靜時而熱切」,冷靜指日常觀察,熱切指讀書筆記。而我喜愛前者,欣賞後者。作者觀察浮世時,冷眼深情,以局外人角度捕捉了尋常人事後的幽微面,再將那些大城小事精準剪裁成小城大事,而結尾時常夏然而止,餘韻無窮,好似現代版的《世說新語》。諸如「熱包子」、「奶油麵包」、「兄弟」、「風雨」、「海產快炒店」、「剪綾羅」、「菩薩蠻」、「雨夜」、「燒餅夾蛋」…等都屬這類佳作,而尤以「風雨」為其中代表--   《浮生草 / 風雨》 「幼稚園放學得早,下午三點半就看見一群媽媽來接孩子了。每日此時這所昂貴的明星幼稚園總是豪華名車雲集,能夠站在這個門口接孩子,身著低調名牌服飾由私家司機接送,意味著一個女人至今為止的全面勝利。這些年輕幸運的母親籠罩著幸福的光暈,群聚在學校門外聊天,她們當然不看路人,而是要給路人看」 (以上為《浮生草 / 風雨》首段)   這類作品的「餘韻留白」技巧大概也只有一流作家才辦得到,因為這關乎到作者的才情、歷練、文學素養。至於二流的作家則永遠是寫太滿,急著文以載道,不留給讀者想像的空間。 只道無情卻有情 如同作者在序中所道:「一般而言,讀書寫作等事是文人的前台表演,而生活瑣事則為後台微不足觀的背景。但我怎麼看都覺得,寫日常瑣事的那些其實是生活的表層文字,他們工整而冷靜;有關讀書寫作的這些則非常熱切,是裡層文字。這些更貼近自我,更往內心深掘,非常私密。我以為自己不輕易將心剜出,寫的當時我一點也不擔憂,如今湊在一起看,就有一覽無遺的危險了。」 這也是作者「熱切的讀書筆記」讓我欣賞的原因–這樣的勇氣、意願讓我想到2012年發表單曲「玫瑰色的你」的張懸,不時俠女上身般呼籲歌迷、大眾為弱勢團體為不公不義發聲。相較下,華人文化圈中幾位神主牌等級的天后如王菲、張愛玲…等,向來不願公開自己的感性面—-對她們這樣外冷內熱的才女而言太難為情了。回到「讀書筆記」中的內容來看,我認為較可觀的包括了最後三篇的「寫作的理由」、「寫作與言說的零度寂寥」、「在密林中」中,作者自問自答在學院研究教書的餘裕仍堅持寫散文的理由(學院派教授認為作者這種純文學創作相較於論文寫作,簡直就是不正經的兒戲),以及在「相片與記憶」、「互文性的世俗價值」中談及的張愛玲閱讀經驗,作者自認嚴格算來不算張迷(雖然她「日常觀察」的散文有很濃的張腔),也在「互文性的世俗價值」寫道 「儘管出版上引起爭議,我依舊毫無任何道德掙扎地買了《小團圓》。這是張愛玲曾經囑咐銷毀的手稿,但它能夠出版,眾人仍舊很高興。想想,連晚年張愛玲的垃圾(不是比喻,真是垃圾)都曾經有人去挖掘,更何況是如此數十萬字的手稿?對許多張迷和研究者而言,這不啻是珍寶,若真的銷毀了,誰能承擔得起這個罵名呀?再想,張愛玲本人無道德潔癖,換作是她,聽見哪個喜歡的作家私人傳記出版了,應該也會像看紹興戲那樣熱切的,興匆匆買來看的吧。 」 這段文字讀得我既莞爾又悲涼,因為又讓我想到王國維下面這句話,或可概述所有超然冷眼看著世間萬物的才女才子,同時也是我讀完「浮生草」後的總結: 「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2016後記 分隔線———- 我後來又翻了《浮生草》幾次,發覺還有些不錯的文字如下– 《浮生草/虛擲》 「世上有多少事讓人覺得虛擲,當下卻又讓人別無選擇?為了考試時可能出現的兩個題目,必須背下的大半本課文。為了論文裡一條不起眼的註解,必須從圖書館裡借出5本令人頭疼的英文書。為了應付刁鑽的客戶而趕工的簡報,臨時被主管輕易取消了。 那些明知無望卻仍會去做的事:早知自己會輸但仍不斷吶喊的啦啦隊。從小到大收集的無用信紙和書籤。明知一定會過去卻仍拼命長大的童年。...

一把青 師娘

談《一把青》師娘:偶開天眼覷紅塵 可憐身是眼中人

 磚牆刻心痕 情切倚紅門 盼能落地活 平淡過此生   一把青剛播完時有個FB徵文活動邀粉溼分享最喜歡的劇中角色&場景,害我一夜噴出下面關於師娘的心得文卻沒被選上(鼻孔噴氣)只好放在這證明那晚沒浪費時間(!?)>>> (1)場景:EP14 朱青結婚 南京機場合影 師娘:「那天下午的那張合照,如果我知道是我們三個人唯一也是最後的一張」 師娘:「我會要小周指揮得再好一點。然後再請幫我們照相的軍官,多拍幾張」 EP14中三人於南京合照時儘管三人笑語晏晏,小周一如往常急躁、熱切、興轟轟,但畫面突轉成黑白色調,配上師娘回顧此刻的淒冷旁白,蒼涼的《浮生》配樂隨之響起,與表面的和樂形成令人不安的對比反差,明示了整部戲往後的悲劇走向,每次重看都會想到兩句話: (1) 「他日大難,回首此刻不知淚下如何」( 柯裕棻/《洪荒三疊》/〈煙火〉) (2)「浮世的悲歡」有種蒼茫變幻之感,比「浮世的悲哀」更可悲 (張愛玲/〈太太萬歲〉題記)   Life Goes On and On 經歷了一切大時代的悲淒後,總算走到了EP31的結局,導演又以三女合照的彩色版作結,隨後打上「獻給台灣」的字幕,我想這樣安排是為了呼應了那句: Life goes on and on(人生難免有遺撼)—-勉勵曾經受害的台灣人、現在的台灣觀眾都能夠撫今追昔,繼續前進。 (這張被PS惹所以三女手上才拿著金鐘獎。雖然三女都有入圍金鐘但最後僅朱青得獎,幸好新加坡的亞洲電視獎上師娘與小周總算拿獎了也算一個心想事成的概念) 儘管EP14有師娘回顧往昔不勝晞噓的的內心獨白,但《一把青》後半並未再現她回憶合照的戲。若有,會是何時?是朱青離台赴美前滄海桑田人事已非的追憶?是去世前往事歷歷的迴光返照?那首不時響起的《浮生》,沒有半句歌詞,只有陳小霞的lalala吟唱,既蒼涼又悲憫如地母,似乎道盡飛將軍太太無以訴說的半生委屈 ,聽著聽著老讓我犯腦補病:秦芊儀去世後走上奈河橋喝下孟婆湯前,對前生的最後一次回眸。江偉成會等她嗎?為何秦芊儀去世後還忍不住回來偷捏小周的腳?是一人上路太孤單了?是希望能在轉世投胎前再聚一回—-就像小周說的「沒有飛行員,只有我們」,重溫那些無苦無難的純真時光?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此次訣別後,來生不一定能再聚首,就算遇見了也已彼此相忘。   角色:師娘–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 其實與原著相較下,小說秦師娘的境遇也沒好到哪裡去。然而秦老太什麼都能超然看淡,溫溫柔柔幾乎成佛,簡直進入神的領域—坐船逃難時丈夫偉成染了痢疾,病死在船上,屍體被丟到海中—-卻也只是「我早知道像偉成他們那種人,是活不過我的」...